400-000-0000
2024.12.13
自治区工信厅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根据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精神,自治区工信厅联合自治区发改委、农业农村厅、商务厅联合举办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新疆乌鲁木齐站活动。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处长马春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自治区工信厅二级巡视员聂书明、自治区新能源汽车发展协会执行会长赵海斌出席活动并致辞。广汽新疆公司、上汽大众、途虎养车、特来电、理想等8家企业代表做了产品推广。 本次活动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为汽车消费充‘电’为乡村振兴添‘绿’”为主题,旨在全疆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实施电能替代,助力乡村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024.12.13
新疆今年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50家 绿色矿山总数较去年增长82%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发布今年第三批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伊犁永宁煤业化工有限公司潘津工业煤矿等31家矿山位列其中。至此,今年新疆已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50家。 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国网能源和丰煤电有限公司沙吉海一号矿井全貌。汪东摄 “全疆绿色矿山总数较去年增长82%。”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处长闻辉介绍,从开采矿种看,油气很多,有25家;煤矿次之,有18家。另外,石灰岩矿3家、铁矿2家,盐矿和建筑用砂矿各1家。 今年以来,自治区按照企业自评、第三方评估、各地推荐、材料审核、实地抽查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常态化开展绿色矿山遴选工作。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矿区环境得到很大提升,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不断更新,使生产效率、资源综合利用率及节能降耗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新疆绿色矿山总数达111家,其中,国家61家,自治区级50家,占全疆在生产大中型矿山比例的18%。还有10家矿山申报材料正在审核中,即将进入实地抽查阶段。 2024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常态化开展自治区级绿色矿山遴选工作,持续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充分运用合同约束和政策激励手段,研究落实绿色矿山支持政策,充分调动矿山企业积极性,将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及时纳入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积极向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推荐新疆绿色矿山。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024.12.13
【强信心 起好步 开新局】乌鲁木齐各大园区已初步形成23条产业链

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乌鲁木齐市各大园区已初步形成了23条产业链。 12月11日,记者从市工信局(大数据发展局)了解到,乌鲁木齐各大园区发展能级不断增强。乌鲁木齐市共有自治区级以上园区7个,其中:国家4个(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自治区级3个(米东区化工工业园、水磨沟工业园、新疆软件园)。 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各大园区内已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4万余家,入驻企业约6.6万家,其中,工业企业233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4家,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80%。 目前,乌鲁木齐各大园区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并初步形成产业链。 在化工产业方面,围绕芳烃、煤制烯烃等石油和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在米东区化工工业园、甘泉堡经开区形成了乌石化、国能新疆化工、兖矿等为代表的能源化工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围绕能源、汽车、农牧、纺织等专用设备产业链,在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形成了金风科技、陕汽、上汽、广汽、铁建重工、新研牧神、卓郎智能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围绕硅基、铝基、碳基等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链,在甘泉堡经开区形成了新特能源、合盛硅业、新疆众和、隆炬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围绕丰富的风、光等资源禀赋,加快实施“南风北光”资源优势转化,发挥绿电优势,打造甘泉堡经开区、米东区、经开区(头屯河区)、高新区(新市区)绿电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链向中下游重点环节延伸,形成“新能源+”绿色产业生态园。 在医药健康产业方面,围绕民族药、特色药、医药流通等领域,在高新区(新市区)形成了维吾尔药业、新奇康、银朵兰、九洲通等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围绕软件和信息、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产业链,在新疆软件园、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聚集了华为、海康威视、浪潮、科大讯飞、航天信息、中科曙光等一批龙头信息技术企业。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024.12.13
自治区园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

12月9日,自治区园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阿克苏召开,紧盯制约发展瓶颈,总结发展成效,研究部署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玉苏甫江·麦麦提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园区是“强工业”重要载体,抓工业首先要抓园区。针对园区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的发展规模小,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部分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园区管理体制不活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议强调,新起点上,各地各部门主动扛起责任,在改革创新、规划引领、健全平台支撑、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安全绿色发展等方面聚焦发力,形成强大合力。要把园区作为经济建设重头戏、工业发展主战场,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园区发展各环节,在思想上对园区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再提高,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会前,参会人员观摩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和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企业并参加自治区园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论坛。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024.12.13
新疆今年完成1400余个植物新品种测试

记者从新疆农业科学院获悉:今年,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乌鲁木齐)分中心累计完成玉米、棉花、西瓜、甜瓜等作物共1400余个植物新品种测试(DUS测试),为植物新品种授权、审定和登记提供了科学依据。 DUS测试是对申请保护的植物新品种进行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栽培鉴定试验或室内分析测试的过程。根据试验结果可判定测试品种是否属于新品种,为植物新品种权实质审查、品种审定和登记提供测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DUS测试是品种保护、审定、登记的必要条件。 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乌鲁木齐)分中心挂靠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2000年成立以来,已建成200多亩DUS专用测试基地,具备承担玉米、棉花、西瓜和甜瓜等植物新品种测试及相关研究能力。 “DUS测试正在为新疆农作物品种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乌鲁木齐)分中心副主任王威介绍,今年以来,该分中心按照DUS测试指南要求开展例行DUS测试工作外,还积极为我区种业企业和育种单位提供DUS测试服务,共承接各类育种单位委托的8种作物品种的DUS测试,出具测试报告500余份,为新疆本地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登记和保护提供了测试依据。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乌鲁木齐)分中心依托新疆丰富的特色农作物资源优势,制定了西瓜、甜瓜、鹰嘴豆、红花等11种作物的DUS测试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逐步构建起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作物DUS测试表型数据库,为保护和促进新疆乃至全国农作物新品种自主创新和商业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024.12.13
产业蓄力科创蓄能 新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自主创新研发全世界很大的海绵钛,研发成功6N(99.9999%)级以上超高纯铝,建成全国乃至全球很大的光伏硅基新材料生产基地……往“高”攀登,向“新”求变,正成为新疆奔跑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主题词。 前三季度,新疆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个百分点。 聚焦未来赛道,新疆以“新”为径,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厚植产业发展土壤。朵朵“科研之花”正逐步结出“产业之果”。 新兴产业蓄“新”力 可折叠显示屏是新型显示高端化、柔性化趋势的重要产业化成果,其中,超薄柔性电子玻璃(UTG)市场需求巨大。一直以来,由于生产工艺上“卡脖子”难题,超薄柔性电子玻璃(UTG)价格高居不下。 11月19日,我国首条一次成型超薄柔性电子玻璃(UTG)生产线在阿克苏正式投产,有效填补国内高端显示材料领域空白。 生产企业新疆腾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东旭集团,主要从事超薄柔性电子玻璃(UTG)、平面、曲面显示屏材料、新型及特种用途显示材料及相关材料生产、研发、销售。 “通过自主研发,掌握的超薄玻璃一次拉制成型技术可直接生产比肩进口超薄柔性电子玻璃(UTG)原片。”东旭集团执行副总裁赵志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近年来,随着阿克苏国际光电产业园、库车光伏制氢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阿克苏地区逐步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制造为主的产业布局。 1月—11月,阿克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2亿元,同比增长17.6%,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创新驱动,赢得未来。 120微米——是新疆众和石河子众金电极箔有限公司电极箔的厚度。随着一片片薄如蝉翼的化成箔从生产设备中流出,智能化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即刻到位,将箔卷运送到下一个环节,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是国内电极箔领域全流程智能控制数字化工厂,生产全系列产品性能指标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该公司副总经理白晶说。 作为新疆着力构建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乌鲁木齐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已列入国家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为新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 新疆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家。截至2022年底,新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368家,同比增长43.4%,数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新材料、高技术服务、生物与新医药、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能源与节能等技术科技领域。 根据《新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到“十四五”末,新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力争达到2000家。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